对接新质岗,擘画新蓝图
2025-01-23
[摘要] 为将最新的技术知识和市场需求融入教学内容中,确保学生掌握最前沿的专业知识和技能,湖南交通职业技术学院新能源汽车技术国家级教师教育教学创新团队,秉承“就业导向、工学结合、岗课赛证融通”的课程观,锚定新能源汽车制造与装调的前端产业的“新质岗

  为

  将最新的技术知识和市场需求融入教学内容中,确保学生掌握最前沿的专业知识和技能,湖南交通职业技术

  学院新能源汽车技术国家级教师教育教学创新团队,秉承“就业导向、工学结合、岗课赛证融通”的课程观,

  锚定新能源汽车

  制造与装调的前端产业的“新质岗位”,承续新能源汽车检测与维护维修的“

  高

  端岗位”,积极将职业技能等级标准,行业企业新技术、新工艺、新规范和优质课程等资源纳入专业课程教学

  ,

  创新构建了“岗课赛证融通+双创教育渗透”的

  模块化课程体系

  。

  紧跟产业发展,校企共商共育

  学院

  教学紧跟产业发展,下好企业调研“先手棋”,夯实专业“硬基础”。团队

  参与

  筹建全国新能源汽车行业产教融合共同体、全国智能网联汽车及智慧出行行业产教融合共同体,深入30余家企业,推动校企深度合作,激发企业动能,定期组织全员跟岗实习和调研,充分调研真实岗位需求,梳理新能源汽车产业先进制造业当中的7类岗位24项任务和76个岗位技能点,构建岗位能力图谱,匹配筛选新能源产业课程13门。

  将新能源汽车产业制造岗和检测维修的岗的能力需求和用人标准融入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以及实习实训方案

  ,在此基础上探索形成“产业、专业、企业、就业、创业”“五业贯通”的人才培养模式。

  岗课赛证融通,渗透

  “

  双创

  ”

  教育

  对接企业新能源汽车装调、质检、维修等新质

  岗

  位群的岗位任务

  和

  企业

  新技术、新工艺、新装备、新材料等

  “四新”技术,将汽车技术技能大赛中的新技术、新标准、新规范融入课程标准和教学内容,将新能源汽车装调与测试、智能网联汽车测试装调等职业技能等级证书的标准及技能操作融入专业课程体系,

  全程渗透

  “

  双创

  ”

  教育

  ,促进学生个性化、多样化成长。构建融岗位、竞赛、证书、课程、

  “

  双创

  ”

  一体的模块化课程体系。

  将能力图谱中的能力模块映射到课程标准当中并列出相关技能点,不断深入企业,参照职业技能等级标准和技能大赛评判标准设置培养要求和标准

  ,

  引入奥迪、大众、小鹏等汽车品牌企业的优质培训课程

  。

  依托

  教育部首批教育教学改革试点项目,牵头制定教育部节能与新能源汽车领域专业课程改革试点

  课程

  《新能源汽车电气系统检修》课程标准1项。

  深入研究学生就业创业能力提升路径,全程渗透

  “

  双创

  ”

  教育

  ,

  立项省级自然科学基金、省教育科学规划课题等就业创业相关课题8项,发表就业

  研究高质量SSCI

  一区

  期刊论文1篇,核心论文2篇,学生就业创业相关专著3部,其他论文20篇,带领学生获得黄炎培职业教育奖等相关奖项4项。在丰富的研究成果基础上,探寻学生就业能力的提升路径,对接企业岗位能力需求,设计就业导向教学课程,

  将职业活动和个人职业生涯发展所需的综合能力融入

  教学

  ,拓展学生就业创业

  能力。

  强化思政引领,搭建育人架构

  团队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带着“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的核心问题,构建“课程思政”育人体系,全面推进“三全育人”,实现思想政治教育与技术技能培养融合统一。深入开展新能源汽车技术专业的课程思政研究,结合新能源汽车技术专业特点,深入挖掘课程思政元素,整合各专业课程思政共通点,凝练出“重素养培育,践五育融合”

  的育人思想,将思想引领、价值培育、职业素养培育、技艺传承、五育融合的思政理念贯穿课程体系。

  惟改革者进,惟创新者强。三年的

  “

  调研-实施-再调研

  ”

  ,国创团队厘清了新能源先进制造产业人才需求和岗位能力要求,构建了适合新能源产业先进制造新质岗的“岗课赛证融通+双创教育渗透”的模块化课程体系。湖南

  交通职业技

  术学院国创团队勇立潮头,锐意进取,立足新能源汽车技术专业,对接先进制造新质岗,擘画人才培养新蓝图,创新构建模块化教学课程体系,引领了模块化教育教学改革新范式。

  (刘智婷  黄鹏)

  一审:陈丽丹

  二审:张马良

  三审:熊佳斌